通知公告
行業動態
2025年安徽省全省16市職稱評審申報時間范圍和補助流程細則整理如下,合肥市以及阜陽市、六安市、安慶市、池州市、亳州市、宿州市、馬鞍山市、黃山市、宣城市、淮北市、淮南市、蚌埠市、銅陵市、蕪湖市、滁州市需要咨詢申報的可以免費咨詢漁漁為您解答輔導!
免費指導熱線:19855109130(可加v)
深耕項目申報行業13年,沉淀了豐富的政策資源、企業資源、項目資源,形成了獨有的實戰實操模式和大量的成功案例。除了全力打造自身專業項目團隊外,相較同行業最大的優勢,在于我們有各個流程階段的人員,分工明細,細致化;想要咨詢任何項目申報的都可以免費咨詢漁漁為你做免費項目規劃。(勿抄)
一、安徽省全省16市職稱評審申報范圍
(一)在皖各類企事業單位專業技術崗位上從事專業技術工作且符合相應資格條件,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聘用)合同或協議的專業技術人員;在皖就業的自由職業專業技術人員。
(二)在皖就業的港澳臺專業技術人員,持有外國人永久居留證或我省頒發外國人工作許可證的外籍專業技術人員。
(三)中央駐皖單位或外省在皖工作(國有企業或大型股份制企業)的專業技術人員。
(四)公務員、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離退休人員(含返聘在崗)及其他不符合政策規定的人員不得申報職稱評審。
(五)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須在崗位結構比例范圍內申報職稱。
二、安徽省全省16市職稱評審申報時間
(一)啟動時間。8月上旬。高級職稱評審安排由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統一部署,中級、初級職稱評審具體時間由各地、各部門結合實際確定。
(二)方案備案。9月中旬前,各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高評會”)組建單位,將評審方案報經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同意后,下發本系列(專業)年度職稱評審工作通知。具備自主評審權的單位原則上10月底前完成評審方案備案。行業主管部門對自主評審備案程序另作要求的從其規定。
(三)組織申報。11月中旬前,完成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評審組織申報工作。所在單位應審核申報人員材料并在單位內部公示無異議后,按照人事隸屬關系逐級審核推薦報送至各高評會,具體時間以各高評會通知為準。提交申報材料時間截止后,系統自動關閉,原則上不允許開放。
(四)開展評審。12月底前,各高評會組建單位完成評審任務和結果報批工作。原則上不得跨年度評審,確有特殊情況需推遲評審的,應提前書面征得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同意。
(五)公示批復。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對高評會上報的評審結果公示無異議后,予以復核、系統入庫和發證。
三、安徽省全省16市職稱評審申報職稱政策
專業技術人員申報職稱評審,應按照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及安徽省相應系列(專業)職稱文件執行。
(一)申報人應按照層級逐級申報職稱評審,工作資歷(任職年限)截止時間為2025年12月31日。
(二)實現職稱制度與職業資格制度有效銜接。工程技術領域實行職業資格考試的相關專業,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深化工程技術人才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人社部發〔2019〕16號)、《安徽省關于在部分職業領域建立專業技術類職業資格和職稱對應關系的指導意見(試行)》(皖人社發〔2017〕72號)要求,不再開展相應層級職稱評審。用人單位可根據相關任職條件和崗位空缺情況聘任相應專業技術職務;符合職稱晉升條件的,可直接申報高一級職稱。
(三)規范高校職稱自主評審工作。省屬高校專業技術人員申報高校教師、實驗系列職稱,須于當年評聘工作啟動前,由單位將評審工作方案、評審標準等報省教育廳審核同意后,方可組織實施自主評審工作。有自主評審權的高校(含高職)原則上不得相互代評。高校領導申報相應職稱,按照《關于進一步規范省屬高校領導人員專業技術職務評聘等有關工作的意見》(皖教工委函〔2023〕60號)相關規定執行。
(四)做好企業博士后職稱評審認定工作。在全國或省博士后創新創業大賽、全國揭榜領題賽等獲獎,獲得國家博士后科學基金資助或主持省級以上科研項目且出站后繼續留皖,在企業從事專業技術工作且簽訂5年以上勞動合同(協議),符合以上條件之一的企業博士后申報職稱,由省博士后高級職稱評審認定委員會按照《關于深入推進萬名博士后聚江淮若干措施的通知》(皖政辦秘〔2024〕15號)、《安徽省博士后研究人員高級職稱評審認定工作實施辦法(試行)》(皖人社秘〔2020〕230號)評審認定。其他博士后申報職稱,由相關高評會受理并按規定評審。
(五)推進數字技術工程師培育。參加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數字技術工程師培育項目培訓評價的人員,取得高級專業技術等級證書的,可作為申報高級職稱評審的重要參考;取得中級、初級專業技術等級證書的,納入各地各部門中級、初級職稱認定范圍。
(六)符合我省職稱評審“綠色通道”條件的,按國家和省有關規定執行。衛生系列專業技術人員從原渠道參加職稱評審,不得從職稱“綠色通道”申報衛生系列職稱。
(七)援藏援疆援青專業技術人員申報職稱評審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八)持續加強數據歸集,職稱評審數據應按照規范格式、規定程序報送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非國有經濟組織建設工程專業技術資格歷史數據不歸集、不上傳。
(九)暫停職稱評審工作的評委會,其原受理對象,可從所在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申報中級、初級職稱。
四、優化職稱評審工作
(一)推行職稱評審“盲評”改革。評委盲抽。評委會組建單位在紀檢監察機構(紀檢監督人員)監督下抽取專家評委,評審系統自動匹配、隨機產生。材料盲審。評審系統自動分配評審材料。過程盲評。申報人員及其業績材料關鍵信息將打碼屏蔽,姓名以編號序列號代替。鼓勵有條件的評委會組建單位探索實行職稱評審全程錄音錄像。
(二)落實評審工作備案制度。各級評委會應嚴格按照相關規定,對評審工作計劃、方案及結果進行備案。評審方案未經備案的,不得開展職稱評審工作。超范圍開展的評審結果一律無效。探索評審專家異地交流機制。對申報人員數量較大(300人以上)的衛生、教育、工程等系列(專業)評委會及相關領域專家分布較為集中的專業評議組,異地專家應不少于1/3。自主評審單位參照執行。
(三)規范職稱申報渠道。申報人應按規定程序和時間節點逐級報送相應評委會組建單位。申報人同一年度只能向同一個評委會、同一個專業、同一個層級申報職稱(含申請認定各層級職稱資格)。同一單位申報相同職稱系列(專業)相同層級的人員應統一報送同一評委會,不得多頭報送。
(四)明確委托評審程序。我省有相關系列(專業)評委會的,原則上不委托外省評審職稱。高級職稱評審向省外委托的,由省直主管部門(省級總公司)或所在地市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出具推薦函(含佐證材料)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開具向—5—
省外的委托函;接收省外(含中央駐皖單位)委托評審的,由外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中央駐皖單位或總公司人力資源部門)開具委托評審函;設有評審專業的評委會,原則上不得擅自委托評審,如無評審權或評審系列(專業)的,按“分層分級”委托評審相關規定辦理;以上委托評審均須附職稱證書網查憑證、企業資質、勞動合同等佐證材料核驗。未按規定程序和要求進行委托的,評審結果一律無效。以省外公司名義冠名的在皖注冊民營企業,無須出具委托評審函,由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按層級受理申報。委托評審通過人員,按管理權限,由職稱管理部門核準公布。
(五)壓實資格審核責任。各部門、各職稱評委會推行資格審核AB崗實名制,職能部門(單位)審核人員應嚴格按照職稱申報政策條件、時間要求等認真開展資格審核工作。審核人員應及時告知審核結論,向申報人或推薦單位反饋未通過原因;對申報人材料確需二次補充的,須在規定時限內告知申報人或推薦單位補充相應材料。推動職稱申報數據與學歷、論文查重(Al撰寫檢測)、期刊合規查驗、持有職稱證書、社保等數據聯通核驗,篩查處置異常數據。
(六)依規開展異地確認。跨區域、跨單位流動到我省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個體經濟組織等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其在原區域、原單位經社會化評審取得的職稱證書,在我省用于職稱助辦理;用于其他經濟社會活動的,本著“誰使用、誰評價”原則,可由用人單位或所屬行業主管部門,結合證書原件及相關批文材料、系統網查等,予以核驗。自主評審單位引進省外人才職稱的異地確認,須先提交單位學術委員會研究。
(七)優化企業人員職稱評審。民營企業專業技術人員按照勞動關系所在地自愿參加職稱評審,可不受戶籍、檔案等因素制約,建立勞動關系的用人企業履行審核、公示、推薦職責。各地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負責兜底。全省各級評委會向評審范圍內的民營企業專業技術人員開放,所有評委會組建部門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主動幫扶區域內民營企業建立職稱申報賬戶,指導申報人員建立個人申報賬戶。
(八)強化職稱申報誠信管理。申報人員存在偽造學歷資歷、資格證書、繼續教育等有關材料,以及提供虛假業績、虛假論文論著,剽竊他人作品和學術成果等弄虛作假行為或通過其他不正當手段取得的職稱資格,一經查實,取消其當年職稱申報資格,從次年起3年內不得申報。今年起,申報人員須同時提交2份申報材料,1份為原始材料掃描件、1份為打碼隱去個人關鍵敏感信息后(姓名、單位、身份證號碼等)的業績材料掃描件。所有業績材料附件均不得出現個人關鍵敏感信息,一經發現,判定申報材料無效,取消當年申報資格。
(九)穩妥做好繼續教育工作。突出繼續教育的公益性,持續組織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公需科目免費學習。專業科目學習—7—
仍由各行業主管部門和各地評委會組建部門按規定確定。各地、各部門要加強對本地、本行業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工作指導、協調和管理,及時高效組織好線下學時認定和折算登記核驗等工作。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將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對全省繼續教育工作的監管。
五、有關工作要求
一要加強評審監管。各地、各評委會組建單位要嚴格執行國家和我省職稱評審監管規定,對職稱評審實行全鏈條、全過程監管。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加強對所屬職稱評委會組建單位的檢查和指導,督促抓好評審工作紀律教育、規范程序、完善監督和制約機制等工作。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將會同有關部門不定期開展巡查、抽查。
二要嚴肅評審紀律。各地、各評委會組建單位要嚴格執行各項職稱評審政策,不得擅自擴大評審范圍;確須單獨出臺職稱政策口徑的,應事前報經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同意。對違反職稱評審紀律、影響評審質量、失職瀆職的,依規依紀嚴肅問責。情節嚴重的按規定暫停或收回職稱評審權,并追究相關單位和人員責任。
三要加大政策宣傳。各地、各職稱評委會組建單位要充分運
用各類宣傳平臺,及時解讀職稱評審政策。要及時回應社會關切,穩妥做好職稱信訪矛盾化解工作。要關注群眾咨詢和反映較多的問題,深入企業園區等場所,“面對面”開展職稱政策宣講,提升政策知曉率。
本通知未盡事宜,按照國家和我省現行職稱政策執行。
關于以上政策講解,大家還有不懂的問題嗎?還有疑問嗎?有疑問可以免費咨詢。
我們專業做項目申報13年,包括科技口、工信口、發改委、文旅口、商務口、農業林業口等等,具體有:
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企業技術中心、軟著專利等知識產權、科技成果評價、工業設計中心、非遺、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孵化器和眾創空間、綠色工廠、大數據企業、首臺套首批次首版次、各類標準、實驗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科學技術獎、規上、老字號、新產品、可行性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公司注冊注銷、工商辦理、股權融資、百度關鍵詞排名等等;企業不知道可以申請哪些政府補貼項目的都可以找漁漁為您做個免費項目規劃。(不要抄襲)
漁漁在線指導,免費咨詢:15855199550,微信同號,歡迎前來交流。